创界
一周至少深入三次基层,且从不提前打招呼——这是广西德保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高文忠一贯的工作风格,“坐在办公室里发现不了问题,提前打了招呼,更看不到真问题。”在他看来,干部必须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才能服务好人民。
作为深圳市坪山区选派至德保的协作干部,高文忠自2024年2月赴任以来,始终以务实担当的作风奋战在粤桂协作最前沿,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去年年底出差途中,高文忠遭遇严重交通事故,导致7根肋骨及胸椎骨折,由于心系帮扶工作,高文忠在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毅然提前返岗,继续奔走基层一线。
高文忠(左二)正与村民交流。
“有高文忠这样的干部,百色协作事业必能做好。”在前不久召开的东西部协作培训会议上,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东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干在实处
政策资金精准落地
铝项目年产值将达20亿元
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但经济与产业发展滞后——这是高文忠初到德保时的第一印象,也是当地长期面临的客观现实困境。
此前,高文忠在深圳市坪山区马峦街道主要负责征地拆迁和城市更新工作,对协作帮扶工作并不熟悉。为尽快掌握情况、明确方向,他在短期内跑遍全县12个乡镇以大部分社区、村庄,全面调研当地的发展现状和产业基础。
高文忠(左二)走访企业。
高文忠(左一)走访企业。
高文忠(右一)走进企业宣讲政策。
高文忠(左一)走进企业宣讲政策。
“不少项目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发展不错,但随着经济、市场等变化,如今面临的发展压力巨大。”调研中,高文忠敏锐察觉到德保企业的困境。与此同时,德保县招商引资长期受限于交通成本高、工业用地不足、劳动力外流等多重制约。在他看来,与其强求“引进来”,不如先让现有企业“留下来、强起来”。
基于这一思路,高文忠牵头组建工作专班,主动走进企业宣讲政策、提供服务、给予支持,累计发放帮扶车间带动就业补贴94.8万元,惠及脱贫人口474人;落实帮扶车间社保补贴84.02万元,覆盖6家车间、81名脱贫人员。“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能获得政府政策与资金方面的支持,企业发展的信心也更足了。”高文忠说道,去年共引导11家东部企业新增投资累计达到1.81亿元,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736人就业。
立足德保资源禀赋,高文忠推动粤桂协作重心向重点产业倾斜。德保矿产资源丰富,铝矿远景储量达3.35亿吨,是广西少有的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之一,产业前景广阔。2022年,德保曾引进东部省份优质企业注册成立广西金德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建设再生铝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但因多种因素影响,项目迟迟未能建成投产。
得知这一情况后,高文忠于去年统筹利用粤桂协作帮扶资金3761.17万元,购置3栋总建筑面积超1.6万㎡的厂房,全力支持企业开展生产。有了资金上的支持、服务上的跟进、政策上的支持,粤桂协作德保增材制造铝基新材料产业示范项目特殊合金一期工程于当年10月顺利投产,迄今带动60个村集体年均增收240万元以上,并提供约100个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增加4至7万元,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年产值近20亿。
粤桂协作德保增材制造铝基新材料产业示范项目特殊合金一期工程于去年10月投产。
项目车间。
2025年,高文忠继续聚焦铝基产业链升级,自3月起,推动投入粤桂协作帮扶资金2000万元,用于设备更新、产品换代与工艺提升,一批关键设备预计在9月底前完成安装调试。“该项目填补了百色地区特殊铝合金制造的产业空白,实现了补链强链的目标。”高文忠表示。
拼在一线
重伤未愈便返岗
奔走募集700万助民生
2024年12月,高文忠在下乡走访企业项目途中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导致7根肋骨及第7胸椎骨折。伤势严重,致使高文忠一度无法自主行动,随后他在德保县医院住院治疗了整整一个月,后又返回深圳继续休养一个月。
“转眼就是开年,很多工作千头万绪,等不得人。”即便躺在病床上,高文忠心里仍牵挂着各项工作,他通过电话和微信持续协调项目进度,最终推动12个帮扶项目如期完工并投入使用。
两个月,对于骨骼康复而言远远不够;但在粤桂协作以三年为期的帮扶进程中,可能是改变很多事的关键。考虑到此,尚未康复的高文忠毅然返回岗位,立即投入2025年度粤桂协作工作。
自赴任以来,高文忠始终高度重视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帮扶工作,坚持每年安排帮扶资金用于设备增补和条件改善。在德保县医院治疗期间,他更是亲身感受到当地医疗设备的紧缺:“骨折拍片时无法动弹,但医院连自动传送板都没有,那一刻我更觉得我们必须做得更多。”
于是,刚能勉强行动,高文忠便身穿护具、忍痛奔走,积极联络、发动深圳坪山机关、街道、社区、企业及爱心人士向德保医院和学校捐款捐物,在坪山区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创界,最终共募集现金、物资及设备折合人民币约700万元,用于支持德保县第二高级中学的智能黑板、课桌、床等设备以及当地医院设备的添置,为德保的教育、医疗等事业提升贡献了实实在在的力量。
在高文忠的推动下,德保县第二高级中学有了智能黑板、新课桌和新床。
同时,他亲自策划推动坪山区马峦街道“德保田园会客厅”设立,创新实践“东部带动消费+西部农产品东送”的“前店后厂”消费模式,在马峦街道的大力支持下,该会客厅于今年2月正式营业,成为展示销售德保脐橙、山楂、黑猪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重要窗口。此外,高文忠推动6个农产品获“圳品”认证,28种优质农产品、13家经营主体纳入协作促消费清单,号召并组织企业积极参加深圳年货节、“三月三”等展销活动和832平台销售。
德保田园会客厅于今年2月正式营业。
今年以来,德保农特产品销往东部地区7700万元,完成去年全年销售额的96%。“2025年还剩几个月,而我们的主打产品还没有成熟,特别是沃柑,要到12月份才能销售,相信今年德保农特产品的销售总额将远远地高于去年。”高文忠表示。
谋在长远
育人才、转观念
干群携手振兴乡村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收官决战的最后一年,高文忠表示,能够亲身参与这一阶段,是荣誉,是难得的机会,更是重大的责任。
“帮扶工作既要为德保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带来实在的成效,更要聚焦人才培养与当地观念的转变。”高文忠说道,只有这样,即便后期帮扶干部离开了,德保依然能够依靠内生动力持续向前发展。
高文忠(左二)走访群众。
围绕这一目标,高文忠持续深化“组团式”人才帮扶机制,在教育、医疗、产业等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充分发挥人才传帮带作用,让人才育人才。同时,着力推动打造“深圳坪山・百色德保就业超市”的劳务协作品牌升级,构建覆盖12个乡镇的服务网络,升级打造“德保数选官”“德保家政”两大劳务品牌,举办劳务品牌培训班6期,累计培训350人次,培训既讲理论、更重实践,有效将当地富余劳动力转化为数字电商人才,越来越多村民开始自己拍视频当网红、直播卖农产品,今年上半年,德保已实现自营电商销售额超600万元。
高文忠(右二)与“组团式”帮扶人才展开交流。
高文忠(右一)慰问患重疾教师。
“德保数选官”劳务品牌培训赋能,许多村民开通直播带货实现“人生逆转”(图片来源:德保融媒)。
人才的不断成长,也带动着群众观念的更新。一次下乡途中,高文忠了解到巴头乡凳贡村正在推进山歌公园建设,但由于资金短缺,村干部正积极号召乡贤捐款、发动村民投工投劳。捐款名单上,村民们哪怕五十、一百也踊跃捐赠,还有人捐砖、捐沙、捐水泥等等。几次路过,高文忠总能看到几十名村民和干部一起忙碌施工,这个场景令他深受触动,于是他当场捐出身上带的5000元支持建设。
巴头乡凳贡村干部群众共建山歌公园。
“我们来到这里帮扶,资金、时间终究是有限的,更关键的是传递思想、转变观念。如果村民观念不转变,始终安于现状、不主动投身家乡建设,乡村振兴就难以真正实现。”高文忠感慨道,“凳贡村打破了往常的‘干部干、群众看’的局面,出现了‘干部群众一起干’的新气象,让我感觉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山歌公园建设前后对比图。
这样的动人案例并非个例。在足荣镇等多地,越来越多村民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主动参与到家乡建设中。他们或许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很多事都要“摸着石头过河”,但却以实际行动一点点改变家乡的面貌。“自内向外的改变,远比外部驱动的改变更加深刻。”高文忠表示,接下来的时间,将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以人才之力赋能德保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高文忠用实际行动践行:帮扶的意义,在于做了多少事,也在于事背后改变了多少人;发展的价值,在于投入多少资源,更在于资源是否激活了这片土地内在的生命力。
山海相连,粤桂同心。高文忠的故事,是粤桂协作中的一个生动缩影,更是千千万万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帮扶干部的真实写照。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破解难题,用初心照亮使命,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正携手群众共同绘就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曹童童
往期报道
深圳支教夫妻:跟随东西协作步伐,为山区孩子点亮梦想|东西协作故事①
从深圳坪山到百色德保,“70后”夫妻跨山过海送教辅导|东西协作故事②
两次期满仍留下!深圳盐田教师陈武松在广西百色凌云播种希望|东西协作故事③
粤黔协作重塑山区教育:佛山校长郭振华一家三口的剑河三年丨教师节特别专题创界
方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